2025年5月21日下午,第五届“讲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”演讲比赛决赛在武汉学院大思政实践教学育人基地隆重举行。本次比赛是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之一,旨在通过讲述红色故事,引导青年学子赓续红色血脉,汲取奋进力量。历时两个多月,经过班级赛、复赛、半决赛的层层选拔,最终来自2024级各学院的14名同学进入决赛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捷一教授、副院长王利军副教授,学院的李运祥教授、卢厚家教授、张翠萍副教授及洪斐老师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,纲要教研室全体教师及来自24级的300多位学生参与此次活动。
王利军副院长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,今年恰逢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,红色故事作为历史的见证,体现了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。参赛选手们聚焦于抗日战争、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、新时代等不同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和故事,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实践理解。

随后参赛者依照抽签结果依次展开演讲,14位来自不同学院的选手依次走上讲台,他们以满腔的热情和生动的语言,叙述了长征途中的草鞋足迹、抗日战场的烽火硝烟、建设时期的激情澎湃以及新时代的责任担当。其中,通识教育课部的吴烯茗等五位同学,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,讲述了革命先烈赵一曼、左权、雷锋等英雄的事迹。信息工程学院的刘小雯同学,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杨靖宇、左权、江竹筠的故事,精选了这些英雄的原声片段,让在场的同学跨越时空与这些英雄人物进行对话。会计学院的刘梦雅以满腔的热情和激昂的语调,讲述了夏明翰的故事。法学院的徐诗扬、曾熊两位同学以刚柔并济的方式,讲述了巾帼英雄赵一曼的壮烈一生,他们的表演将活动推向了顶峰,演讲结束后,掌声经久不息,现场的师生们无不为之动容。

(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捷一教授作总结)
院长何捷一教授作为专家对本次比赛进行点评发言。何院长从三个层面肯定了参赛选手的表现:首先,选手们对比赛主题的把握十分到位,紧密围绕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,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,生动讲述了历史人物和故事,与当代价值观相融合,体现了青年学子的使命和担当;其次,选手们展现了极强的语言感染力,着装规范、台风稳健,将革命故事具象化,有效触动了观众的情感共鸣;再次,选手们在比赛形式上进行了创新,运用了图文、视频、音频等多种多媒体手段,增强了情感张力和视觉冲击力,使红色文化更加生动和鲜活。
最后,何院长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期望:一是要深入挖掘历史的深度,减少故事的同质性,展现更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;二是要提升演讲的节奏控制能力,优化情感表达和肢体语言的配合;三是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平衡,突出主题的层次,避免形式大于内容。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,深入学习党史,传承红色基因,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青年的辉煌篇章。

合影留念
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角逐,第五届“讲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”演讲比赛至此圆满落幕,活动虽然结束了,但创新的实践教学形式带来的思考及意义是深远的,通过“以赛促学、以学促行”的方式,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年学子的血脉,未来,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创新实践教学形式,深化红色文化教育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。